-
2020年10月16日
2274
1
18
-
賈鈺華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中醫(yī)內科 1、高血脂幾項指標 ①總膽固醇(TC)≥6.22mmol/L為高膽固醇血癥; ②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4.14mmol/L為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癥; ③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1.04mmol/L為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癥; ④甘油三酯(TG)≥2.26mmol/L為高甘油三脂血癥。 2、高血脂常見的一些危害 ①導致動脈粥樣硬化; ②高血壓的產生和發(fā)展與高血脂密切相關; ③高血脂是代謝綜合征重要指征; ④血脂異常容易并發(fā)脂肪肝,讓肝臟不堪重負,嚴重威脅生命健康。 3、預防高血脂的一些建議 1)合理飲食 ①少吃油炸、肥肉、動物油、奶油、動物內臟; ②適當增加蛋白質及低動物脂肪食物如魚肉、雞肉、雞蛋、瘦肉及豆制品; ③多選用全谷、燕麥、玉米等加工粗糙的谷類,增加膳食纖維和B族維生素的攝入; ④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如茄子、香菇、木耳、海帶、山楂、蘋果等。 2)堅持適量運動 ①適量運動有利于提升心肺功能、改善胰島素抵抗和葡萄糖耐量; ②適量運動可以減輕體重、降低血漿甘油三酯和膽固醇水平、升高HDL膽固醇水平。 3)積極控制高血脂高危因素如吸煙、飲酒等 ①高血壓、糖尿病均可引起血管病變,導致血脂濃度增高; ②45歲以上的肥胖、高脂血癥和心腦血管家族史、經常參加應酬、精神高度緊張人群,最好每年體檢檢查血脂。2020年10月06日
2843
0
26
-
仁丹副主任醫(yī)師 西藏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 健康體檢中心 轉自:中國醫(yī)學論壇報 今天 哪些疾病最高發(fā)?該如何預防?一項400多萬人的體檢報告,我們列出了8種男女都高發(fā)的疾?。? 2019年12月,北京市體檢中心發(fā)布《北京市2018年度體檢統(tǒng)計報告》,該報告涵蓋了2018年度北京全市專項體檢57萬人次和健康體檢414萬人次的體檢數(shù)據(jù),并對體檢項目指標檢出情況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 結果顯示,2018年北京男性健康體檢的異常指標檢出率排名前10位的為:血脂異常、超重、脂肪肝、甲狀腺結節(jié)、骨量減少/骨質疏松、血尿酸升高、幽門螺旋桿菌陽性、血壓增高、頸動脈斑塊、肥胖。 女性健康體檢異常體征檢出率排名前10位的為:乳腺增生、甲狀腺結節(jié)、血脂異常、骨量減少/骨質疏松、超重、幽門螺旋桿菌陽性、脂肪肝、頸動脈斑塊、子宮肌瘤、血壓增高。 以上可以看出,在普通人群中最大的健康問題是: 1. 血脂異常、 2. 甲狀腺結節(jié)、 3. 超重、 4. 脂肪肝、 5. 骨質疏松、 6. 幽門螺桿菌陽性、 7. 頸動脈斑塊、 8. 血壓增高 現(xiàn)在就把預防方法全告訴你! 01 血脂異常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阜外醫(y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yī)師陳偉偉2020年9月在健康時報刊文中指出,血脂異常本身的癥狀難以察覺,但當血液中的脂質成分過高,會在血管中形成沉積,久而久之在動脈內膜下形成隆起的斑塊,隆起到一定程度后會發(fā)生破裂,其中的脂質成分暴露在血液中,會觸發(fā)凝血,形成血栓。血栓脫落,容易形成心肌梗死、腦卒中、肺栓塞等嚴重疾病。① 預防方法: 1、每周至少3次運動。根據(jù)《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16修訂版》推薦,每周應5-7天,每次30分鐘的中等強度代謝運動。對于本身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人群而言,應先進行運動負荷試驗,充分評估其安全性后,再進行身體活動。② 2、戒煙。根據(jù)《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16修訂版》推薦,完全戒煙和有效避免吸入二手煙,有利于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吸煙的人可以選擇戒煙門診來協(xié)助戒煙。② 3、飲食調整。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心血管科主任醫(yī)師徐浩在2015年9月在健康時報刊文中介紹,不同類型的高血脂人群,飲食要做不同的調整。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患者要少吃肉、油膩的食物,還要少吃動物內臟以及蛋黃、蟹黃、魚子等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食物;膽固醇不高但甘油三酯偏高的患者要少吃油膩食物,控制主食及甜食的攝入量,還要控制體重、血糖,盡量戒酒。③ 02 甲狀腺結節(jié) 上海市肺科醫(y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yī)師胡洋2018年11月在健康時報刊文指出,如果發(fā)現(xiàn)良性結節(jié),不影響美觀,又無憋氣、吞咽困難等癥狀,基本可以不用處理,定期進行體格檢查、甲狀腺功能測定和超聲檢查,每年隨訪1次,持續(xù)至少3~5年。只要不出現(xiàn)短期內突然增大、聲音嘶啞無需過度治療。良性的甲狀腺結節(jié)惡變的概率很小,但不能因此忽視每年的復查。④ 這樣預防: 甲狀腺是一個內分泌器官,生氣、壓力大時會使內分泌系統(tǒng)紊亂,影響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因此人生氣、壓力大和精神緊張等不良情緒都可能會造成甲狀腺結節(jié)的發(fā)生。⑤ 03 超重 超重、肥胖,其實也就是體內脂肪超標,它會直接加重全身器官的負擔,超重和肥胖與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種類型疾病有關,甚至還會增加患癌風險。2016年,《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發(fā)表了“國際癌癥研究組織”(IARC)的文章,通過檢索超過1000篇研究論文,發(fā)現(xiàn)有充足證據(jù)表明,脂肪超標與包括結腸癌、食道癌、乳腺癌、胃癌、肝癌在內的13種癌癥的發(fā)生有關。⑥ 這樣預防: 1、每天連續(xù)運動不少于30分鐘; 2、多點菜少點肉,肉選白的少點紅; 3、少吃一口,不貪多; 4、吃飯慢一點; 5、少喝糖飲料。 04 脂肪肝 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感染疾病科王貴強主任2017年9月在健康時報刊文中指出,因脂肪肝引發(fā)的肝硬化、肝癌最終肝移植排到歐美國家肝移植的人群第二位;在我國,脂肪性肝病也成為僅次于病毒性肝病的第二大肝病。所以不能放任其不管。⑦ 這樣預防: 王貴強主任強調,防治脂肪肝除藥物治療外,還需要注意控制體重以及加強運動。⑦ 1、控制體重。脂肪肝首先要控制體重。第一,應少食多餐,解決胃的空脹感,將胃縮小之后自然減重;第二,飯前應喝湯、吃水果,既能產生飽腹感,又能獲取糖分,提高水果利用率,一舉多得;第三,調整飲食結構,少吃米飯、饅頭等淀粉類食品,多吃蛋白質、奶制品等耐餓食品;第四,晚上應少食。 2、加強運動。其次,脂肪肝也需加強運動。雖然日常的運動無法解決脂肪消耗問題,但并不意味著運動就沒有用處。運動療法更實在的作用在于能夠解決胰島素抵抗的問題。通過練啞鈴、蹲起等方式鍛煉肌肉,可以有效抑制胰島素抵抗帶來的肝損害、血管內壁損害等問題,同時起到減少熱量聚集、治療糖尿病、改善血脂等多重作用。 05 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是一種“無聲無息”的流行病,主要因為骨量低下等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fā)生骨折,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患病風險增加,嚴重者可引發(fā)脊柱骨折等,導致嚴重后果。 這樣預防: 北京積水潭醫(y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yī)師鄧微2019年3月在健康時報刊文提醒,很多人認為骨質疏松是老年人的疾病,等年紀大了再預防,這樣的觀念是大錯特錯的。一般來說,從30歲左右開始骨量開始流失。因此我們應該從35歲就要開始注意科學的補鈣,每日攝入鈣量為800~1200毫克(男性800毫克,女性1200毫克)。同時要注意:⑧ 1、骨量檢查:45歲的女性和年過50歲的男性要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檢查,有抽煙、嗜酒不良習慣的人群,檢測年紀要適當提前,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控制。 2、不挑食,多運動:攢骨量越早越好,不偏食挑食,只有飲食結構均衡,才是骨量存儲的基本保障;跑起來跳起來,這樣骨頭才結實,使中老年后骨量丟失導致骨質疏松的時間推遲,但是要注意循序漸進、量力而行。 06 幽門螺桿菌陽性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導致胃癌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報告,每年新發(fā)現(xiàn)的胃癌有近一半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險性增加2~3倍。 這樣預防: 內蒙古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感染控制科主任劉衛(wèi)平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多種胃病的罪魁禍首——幽門螺旋桿菌,常存在于感染者的唾液中,因此就餐時要使用公筷,即使在家吃飯,也最好跟家人分餐,或使用公筷、公勺,不要互相夾菜。⑨ 此外,家長一定不要將食物咀嚼后嘴對嘴喂給嬰兒,這樣可能將幽門螺桿菌傳染給孩子。 07 頸動脈斑塊 頸動脈斑塊就像廚房下水道中的油污,時間久了會導致下水道堵塞。所以當頸動脈狹窄堵塞時,不僅會影響大腦供血,也可能誘發(fā)缺血性腦卒中。當斑塊整塊或部分脫落后成了血流中的栓子,隨血流到達大腦導致栓塞。《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8)》顯示,50%~75%的缺血性腦卒中由頸動脈病變所致,嚴重時可危及生命。⑩ 這樣預防: 河北省人民醫(yī)院副院長、老年病一科主任郭藝芳2016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中指出,防治頸動脈斑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達標是實現(xiàn)斑塊逆轉的關鍵。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特別是整體心血管危險水平,確定相應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目標值,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即控制飲食、改善飲食結構、增加運動、減輕體重、戒煙限酒等措施,以及他汀治療使其達到目標值以下,完全有可能實現(xiàn)斑塊的逆轉。 同時,高血壓和糖尿病都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若患有高血壓或糖尿病,還要積極合理的控制血壓血糖。? 08 血壓增高 不少人覺得,高血壓就是血壓高點,并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事實上,血壓升高會讓動脈血管長期處于緊張狀態(tài),血管和血管壁會增厚,時間長了則容易受到損傷?!吨袊哐獕夯颊呓逃改稀分兄赋?,高血壓患者大多伴有動脈粥樣硬化。? 這樣預防: 1、少吃鈉鹽。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yī)院營養(yǎng)科營養(yǎng)師黃可人2019年7月在其醫(yī)院微信發(fā)文指出,高鈉飲食是高血壓的罪魁禍首之一。成人每天鹽攝入量不能超過6克≈2400毫克鈉,而如果想要預防高血壓,每天鈉攝入量最好不要超過2000毫克。在選擇包裝食品時,也一定要先看“營養(yǎng)成分表”,如果鈉含量>30%NRV,則要少食用。? 2、多走一走。長時間或長距離的走路也可以降低高血壓風險。著名心血管內科專家、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心血管研究所所長胡大一是一名健走愛好者,他曾在其個人微信公眾號上分享了自己堅持健走18年的改變:體重下降22公斤,升高的甘油三酯下降了;母親和弟弟都有高血壓,而他血壓正常;血糖保持正常14年。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哪種疾病,藥物治療都是不可替代的,只有藥物治療加飲食、生活方式調理,才會帶來最好的效果。 參考資料: ① 2020-09-01 健康時報 《“三高”中,高血脂患病率10年增長最快!要抓住血脂異常管理期》 ② 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 中國循環(huán)雜志. 2016; 31(10):937-952. ③ 2015-09-16 健康時報 《降血脂不只是少吃肉》④ 2018-11-27 健康時報 《甲狀腺結節(jié)別緊張》⑤ 2015-04-24 健康時報 《生氣有八大致命危害》⑥ Body Fatness and Cancer — Viewpoint of the IARCWorking Group. N Engl J Med. 2016; 375:794-798 DOI: 10.1056/NEJMsr1606602 ⑦ 2017-09-06 健康時報 《脂肪肝是我國第二大肝病》 ⑧ 2019-03-22 健康時報《35歲就要開始補鈣》⑨ 2020-03-20 新華社《你和文明飲食的距離,差一雙公筷》 ⑩ 《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8)》 2016-04-12健康時報《頸動脈斑塊能縮小或消退嗎》 吳兆蘇, 霍勇, 王文, et al. 中國高血壓患者教育指南[J]. 慢性病學雜志, 2014, 6(1):1-3. 2019-07-01 邵逸夫醫(yī)院官方微信 《高血壓的罪魁禍首不是鹽,而是它!再不忌口就晚了》 來源: 健康時報2020年09月09日
2329
0
4
-
2020年09月07日
85981
0
0
-
郝獻華主治醫(yī)師 北京清華長庚醫(yī)院 小兒外科 脂質代謝紊亂對孩子最重要的危害在于,脂質在血管內皮下異常沉積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心腦血管疾病。 預防原則:食物多樣化+充足的熱卡+適度運動+營養(yǎng)攝入模式:飽和脂肪酸產熱小于總熱量的10%,平均總脂肪產熱不超過總熱量的30%,飲食中膽固醇少于300mg/day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2歲以下小朋友,需要從脂肪中獲得更多的熱量,并且膽固醇對兒童生長發(fā)育特別是中樞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治療包括:飲食干預為主,不可濫用降脂藥物,積極預防原發(fā)病,不能影響兒童生長發(fā)育 治療目標:LDL-C2020年07月07日
1659
0
3
-
梁日明副主任醫(yī)師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心血管內科 目前我國人群最大的疾病負擔--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心肌病和缺血性卒中! 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的預防,血脂的控制尤其重要,我國指南推薦一般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人群的LDLc低于2.6mmol/L作為一級預防理想水平! 因此在全人群中積極提倡和促進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別是合理的膳食和規(guī)律的運動。 那么有些人很疑惑,自己幾乎不怎么攝入油脂,但是血脂仍然不達標? 主要由于人體的膽固醇少部分來自于食物中直接攝入并吸收的膽固醇,大部分都是來自于自體合成的膽固醇,同時合成的原料幾乎包括所有的主要營養(yǎng)物質。 所以預防膽固醇升高不僅僅需要合理控制含有膽固醇多食物的攝入,更重要的是控制食物總量,特別是包含膽固醇合成原料的飽和脂肪類食物。2020年05月27日
1740
3
4
-
俞永林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 骨科 04-19 00:21 高脂血癥是人類健康的大敵血脂過多時,容易造成"血稠"現(xiàn)象,這些血脂在血管壁上沉積下來,慢慢形成小斑塊,即動脈發(fā)生粥樣硬化。當血脂過高未加控制時,則可使膽固醇之類物質沉積于大、中動脈血管壁內,逐漸形成動脈粥樣硬化,進而造成某些器官甚至整個循環(huán)系統(tǒng)功能紊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冠心病,腦動脈發(fā)生粥樣硬化導致腦供血不足,也是引起腦梗死和腦出血的基礎。主動脈粥樣硬化常造成收縮期血壓升高,另外還可引起主動脈瘤或夾層動脈瘤,一旦破裂會突然死亡。腎動脈粥樣硬化常有蛋白尿、腎體積縮小,可引起頑固性高血壓和尿毒癥。下肢動脈粥樣硬化因供血障礙而使下肢發(fā)涼、麻木、間歇性跛行,甚至肢體壞死。血脂異常也會損害肝臟出現(xiàn)脂肪肝等。瘦人也患高脂血癥多年以來,人們一直就形成了一個固定的思維模式,那就是只有胖人才會患上高脂血癥。其實不然,就身體本身而言,高脂血癥患者多見于肥胖者,但不少瘦人也會患上高脂血癥。1.瘦人為什么會得高脂血癥在體型較瘦的人體內,清除低密度脂蛋白的功能出現(xiàn)障礙,從而導致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增高。2.瘦人患高脂血癥的特點瘦人患高脂血癥的特點表現(xiàn)為:"壞"膽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高,而"好"膽固醇,即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低于正常水平。3.瘦人需定期檢查血脂瘦人總會以為高脂血癥與自己無關,所以在飲食和生活習慣上沒有節(jié)制,但假如瘦人出現(xiàn)某些癥狀就會較其他嚴重得多。所以,瘦人要引起注意。大部分膽固醇是經人體自身合成的,如果注意控制飲食,一般可以降低7%~15%的膽固醇。所以,體型偏瘦的人,20歲以上,每5年要檢查一次血脂,35歲以上,每年應檢查一次血脂。高血脂可防可治血脂異常在一定意義上屬于一種"生活方式病"、"現(xiàn)代文明病",即往往與不良的生活方式有關。而改變生活方式,如做到合理膳食、適當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等則可預防血脂異常的發(fā)生。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改變生活方式是治療血脂異常的基礎。改變生活方式的關鍵在于改變飲食習慣和適度鍛煉兩個方面。改變生活方式可對一部分血脂異常者有效,如仍無效時則應服用調節(jié)血脂異常的藥物,完全可以使血脂水平維持在正常范圍內。這樣,不僅達到了調脂的目的,而且可以預防由血脂異常引發(fā)的人類第一殺手——心腦血管疾病。由此可見,血脂異常是可防可治的。牢記3點,跟高血脂說拜拜(1)補充不飽和酸人體不飽和酸確實是造成血脂異常的根本原因,醫(yī)生建議飲食中多補充含有磷甘酸脂成分的不飽和酸,一種從豆科植物中提取的降脂必需的不飽和酸類營養(yǎng)素。當高血脂患者血液流通受阻時,很容易引起血脂黏稠,這種不飽和酸就可以阻止多余脂肪在血管壁滯留,緩解心腦血管的壓力,然后把大量的膽固醇分解成可溶性的物質排出體外,起到了很好的降脂作用。(2)限制總能量的攝取肥胖不僅是誘發(fā)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也會促發(fā)高脂血癥,所以必須控制體重,保持在合適的范圍內。采用限制總能量攝取的方式是控制體重的措施之一。每日三餐要避免過飽,每餐以八分飽為宜。餐次增多時,可以從正餐中抽出部分食物作為加餐用。(3)攝入含優(yōu)質蛋白質的食物。蛋白質在新陳代謝和生理活動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不可或缺。但是蛋白質代謝產生的含氮物質會引起血壓的波動,因此應該限制動物性蛋白質的攝入。在調配飲食時,應盡量選擇高利用率的優(yōu)質蛋白質,多選用一些植物性蛋白質,可占總蛋白質的50%。動物性蛋白質宜選用魚類、雞、牛肉、雞蛋白、牛奶和瘦肉。轉載者按:在骨科門診有些病人因“腳抽筋”或下肢麻木來找骨科醫(yī)生。不要忘記,可能是高脂血癥惹的禍??!2020年04月23日
1409
0
1
-
2019年12月16日
1341
0
1
-
陳洪亮主任醫(yī)師 雞東縣人民醫(yī)院 普外科 酸奶因其風味獨特,且有良好的胃腸道菌群調理功能,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近年來,研究人員還發(fā)現(xiàn),益生菌酸奶對血脂可能還有改善作用。但是,相關研究結果不一致。2019年,發(fā)表在《Nutrition Metabolism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的一項隨機對照試驗的系統(tǒng)評價和Meta分析,再次考察了益生菌酸奶消耗對輕中度高脂血癥患者血脂特征的影響。 現(xiàn)代人被高脂血癥困擾 益生菌酸奶或能解圍 高脂血癥是指人體血液中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的水平高于正常。近年來,高脂血癥發(fā)病率急劇上升,且呈年輕化趨勢,若不及時治療,將成為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 富含益生菌的酸奶,以其獨特的保健作用,以及無副作用或者低副作用,受到研究人員和消費者的高度關注。 目前有研究發(fā)現(xiàn),益生菌不僅可以平衡腸道菌群,抑制有害菌生長,緩解與治療腹瀉、便秘等,還可能降低血脂,從而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系統(tǒng)評價和Meta分析:益生菌酸奶降脂 這事真的有! 發(fā)表在《Nutrition Metabolism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的該項研究,考察了益生菌酸奶對輕中度高脂血癥患者血脂的影響。 檢索了在線數(shù)據(jù)庫截至2019年3月19日的數(shù)據(jù),包括Pubmed、Scopus、ISI Web of Scienc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Science Direct、Google Scholar和Igaku Chuo Zasshi數(shù)據(jù)庫。 用加權平均差(WMD)及95%置信區(qū)間(CI)來表示效應大小。 本系統(tǒng)評價共納入包括274名參與者的7項研究。 對7項研究中的9個效應大小進行合并,結果顯示,喝益生菌酸奶后,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顯著降低(平均差,-8.73mg/dl;95% CI,-15.98~-1.48;P=0.018;平均差,-10.611mgdl;95% CI,-16.529~-4.693;P=0.000),研究間無顯著的異質性(I2=40.6%,P=0.1;I2=24.2%,P=0.229)。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都無顯著改變。同樣,敏感性分析表明,無變量有顯著改變。 因此,現(xiàn)有證據(jù)表明,對于輕中度高脂血癥患者,喝益生菌酸奶可顯著降低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但對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無顯著影響。 每天喝點益生菌酸奶 讓你的血管遠離膽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是公認的“壞膽固醇”,其水平越高,患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風險就越大。上述研究表明,益生菌酸奶,就能顯著降低這一“壞膽固醇”水平,還能顯著降低總膽固醇水平,其作用直追他??! 因此,肥胖、高血壓及所有中老年人群等,每天喝點益生菌酸奶,就可以讓膽固醇遠離血管,保持血管健康。 (本文由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藥劑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團隊選題并審校,環(huán)球醫(yī)學資訊編輯完成。)2019年11月13日
3408
0
0
-
王毅副主任醫(yī)師 南京鼓樓醫(yī)院 神經外科 腦血管病對國民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嚴重危害,目前腦卒中在我國的流行狀況仍處于高峰期,并導致巨大的疾病負擔基于《中國腦血管病一級預防指南2015》,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聯(lián)合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于2018年下半年啟動修訂工作,形成《中國腦血管病一級預防指南2019》針對高血壓糖尿病以及血脂異常等可干預的危險因素,指南主要提出以下推薦意見高血壓推薦意見:(1)建議各級醫(yī)院建立成年人首診測量血壓制度;30歲以上者每年應至少測量血壓1次;積極推薦家庭自測血壓或24 h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有助于識別白大衣高血壓或隱性高血壓(Ⅰ級推薦,A級證據(jù))(2)推薦進行心腦血管事件發(fā)病風險評估,有助于選擇啟動藥物治療高血壓的時機(Ⅰ級推薦,A級證據(jù))(3)正常血壓高值者(收縮壓120~139 mmHg 或舒張壓80~89 mmHg)應促進健康生活方式并每年篩查高血壓(Ⅰ級推薦,A級證據(jù));如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糖尿病或慢性腎病者,應給予抗高血壓藥物治療(Ⅰ級推薦,A級證據(jù))(4)早期或輕度高血壓患者首先采用改變生活方式治療,3個月效果仍不佳者,應加用抗高血壓藥物治療中度以上高血壓患者除應改進飲食習慣和不良生活方式外,應進行持續(xù)合理的藥物治療(Ⅰ級推薦,A級證據(jù))(5)降壓目標:普通高血壓患者應將血壓降至<140/90 mmHg(Ⅰ級推薦,A級證據(jù));伴糖尿病或蛋白尿腎病的高血壓患者應進一步降低至130/80 mmHg(Ⅱ級推薦,B級證據(jù))65~79歲老年人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降至<150/90 mmHg,如能耐受,還應進一步降低至<140/90 mmHg(Ⅱ級推薦,B級證據(jù)),≥80歲的老人血壓一般降至<150/90 mmHg(Ⅱ級推薦,B 級證據(jù))(6)若能有效降壓,各類抗高血壓藥物均可使用,以降低腦卒中風險具體藥物選擇應基于患者特點和藥物耐受性進行個體化治療(Ⅰ級推薦,A級證據(jù))吸煙推薦意見:(1)吸煙增加腦卒中發(fā)病風險是明確的應動員全社會參與,在社區(qū)人群中采用綜合性控煙措施對吸煙者進行干預,包括:心理輔導尼古丁替代療法口服戒煙藥物等(Ⅰ級推薦,A級證據(jù))(2)吸煙者應戒煙(Ⅰ級推薦,A級證據(jù));不吸煙者也應避免被動吸煙(Ⅰ級推薦,B級證據(jù))(3)繼續(xù)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眾對主動與被動吸煙危害的認識促進各地政府部門盡快制定公共場所禁止吸煙法規(guī);在辦公室會議室飛機場火車站等公共場所嚴禁吸煙,以減少吸煙對公眾的危害(Ⅱ級推薦,B級證據(jù))糖尿病推薦意見:(1)腦血管病高危人群應定期檢測血糖,必要時檢測糖化血紅蛋白或做糖耐量試驗,及早識別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狀態(tài)(Ⅰ級推薦,A級證據(jù))(2)糖尿病患者應改進生活方式,首先控制飲食,加強身體活動,必要時口服降糖藥或采用胰島素治療推薦一般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標值為糖化血紅蛋白<7.0%(Ⅰ級推薦,A級證據(jù))(3)糖尿病患者的血壓≥140/90 mmHg時應開始使用藥物降壓治療(Ⅰ級推薦,A級證據(jù));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降壓目標應低于130/80 mmHg(Ⅱ級推薦,B級證據(jù))血脂異常推薦意見:(1)在早發(fā)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一級親屬中(包括<20歲的兒童和青少年),進行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篩查,確診后應考慮給予他汀治療;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后的女性應每年進行血脂檢查;腦卒中高危人群建議定期(3~6個月)檢測血脂(Ⅰ級推薦,C級證據(jù))(2)推薦他汀類藥物作為首選藥物,將降低LDL-C水平作為防控ASCVD危險的首要干預靶點根據(jù)ASCVD 風險設定LDL-C 目標值:極高危者LDL-C<1.8 mmol/L(70mg/dl);高危者LDL-C<2.6 mmol/L(100 mg/dl)(Ⅰ級推薦,B級證據(jù))LDL-C基線值較高不能達標者,LDL-C水平至少降低50%(Ⅱ級推薦,B級證據(jù))極高?;颊週DL-C基線水平如果能達標,LDL-C水平仍應降低30% 左右(Ⅰ級推薦,A級證據(jù))(3)可考慮煙酸用于HDL-C降低或脂蛋白(a)升高的患者,然而其對預防缺血性卒中的作用尚未得到證實,同時還有增加肌病的風險,故應謹慎使用(Ⅲ級推薦,B級證據(jù))(4)可考慮貝特類藥物用于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癥患者,可能降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但同時可能會增加血尿酸水平和痛風發(fā)病風險(Ⅲ級推薦,B級證據(jù));但其對缺血性腦卒中預防的有效性尚未得到證實,不推薦貝特類和他汀類藥物常規(guī)聯(lián)合應用(B級證據(jù))(5)可以考慮在給予他汀類藥物基礎上聯(lián)合使用依折麥布,用于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預防腦卒中;對于合并糖尿病或其他高危因素的人可能獲益更多(Ⅲ級推薦,B級證據(jù))(6)對于不能耐受他汀治療或他汀治療未達標的患者,可考慮聯(lián)合使用非他汀類降脂藥物如纖維酸衍生物煙酸依折麥布或PCSK9抑制劑,但其降低腦卒中風險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證實(Ⅲ級推薦,C級證據(jù))心房顫動推薦意見:(1)成年人應定期體檢,早期發(fā)現(xiàn)心房顫動確診為心房顫動的患者,應積極找??漆t(yī)師治療對年齡>65歲的患者,建議在初級醫(yī)療保健機構通過脈搏評估聯(lián)合常規(guī)心電圖檢查進行心房顫動篩查(Ⅱ級推薦,B級證據(jù))高?;颊唛L時程心電監(jiān)測可提高房顫檢出率,但應結合經濟狀況考慮個體可接受的監(jiān)測時長(Ⅱ級推薦,A 級證據(jù))(2)應根據(jù)心房顫動患者絕對危險因素分層出血風險評估患者意愿以及當?shù)蒯t(yī)院是否可以進行必要的抗凝治療監(jiān)測(INR),決定進行適合的個體化抗栓治療(Ⅰ級推薦,C級證據(jù))(3)瓣膜性心房顫動患者,如CHA2DS2VASc評分≥2分且出血性并發(fā)癥風險較低的人群,建議長期口服華法林抗凝治療(INR 目標值范圍在2~3)(Ⅰ級推薦,A 級證據(jù))。(4)非瓣膜性心房顫動患者,CHA2DS2VASc評分≥2分且出血性并發(fā)癥風險較低的患者,建議口服華法林抗凝治療(INR目標值范圍在2~3)(Ⅰ級推薦,A級證據(jù));如有條件也可選擇新型口服抗凝劑,如達比加群阿哌沙班利伐沙班或依度沙班(B級證據(jù));但對嚴重腎功能損害(肌酐清除率<15 ml/min)者或透析的非瓣膜性心房顫動患者,不推薦使用上述幾種新型抗凝劑(C級證據(jù))(5)非瓣膜性心房顫動患者CHA2DS2VASc評分為1分,且出血風險較低,抗栓治療可用可不用如果選用抗凝治療或阿司匹林治療,治療方案需根據(jù)個體化原則(出血風險經濟負擔耐受性等)確定(Ⅲ級推薦,C級證據(jù));對于CHA2DS2VASc評分為0分的非瓣膜性心房顫動患者,不推薦抗栓治療(B 級證據(jù))(6)對不適合長期抗凝治療的心房顫動患者,在有條件的醫(yī)療機構可考慮行左心耳封堵術,但患者需能夠承受至少45 d的術后抗凝治療(Ⅲ級推薦,B級證據(jù))其他心臟病推薦意見:建議成年人定期體檢,及時發(fā)現(xiàn)心臟疾病(Ⅰ級推薦,B級證據(jù))疑有心臟病的患者,應積極找??漆t(yī)師治療;可根據(jù)患者的總體情況及可能存在的其他危險因素制定個體化的腦卒中或其他系統(tǒng)性栓塞預防方案無癥狀頸動脈狹窄推薦意見:(1)無癥狀頸動脈狹窄患者可服用他汀類藥物和(或)阿司匹林,并篩查其他可治療的腦卒中危險因素,進行合理的治療并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煙健康飲食適當?shù)纳眢w活動(Ⅰ級推薦,C級證據(jù))(2)對無癥狀頸動脈狹窄患者(狹窄程度≥70%),在預期壽命大于5年的情況下,有條件的醫(yī)院(圍手術期腦卒中和死亡發(fā)生率<3%)可考慮行CEA或CAS(Ⅱ級推薦,B級證據(jù))行CEA或CAS的患者,如無禁忌證,圍手術期與手術后應給予抗血小板治療(Ⅱ級推薦,C級證據(jù))(3)對無癥狀頸動脈狹窄程度>50%的患者,建議在有條件的醫(yī)院定期進行超聲篩查和隨訪,評估狹窄的進展和腦卒中風險(Ⅱ級推薦,C級證據(jù))飲食與營養(yǎng)推薦意見:(1)建議膳食種類應多樣化,且能量和營養(yǎng)的攝入應合理;增加食用全谷豆類薯類水果蔬菜和低脂奶制品,減少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的攝入(Ⅰ級推薦,A級證據(jù))(2)建議降低鈉攝入量和增加鉀攝入量,有益于降低血壓,從而降低腦卒中風險;推薦食鹽攝入量≤6 g/d(Ⅰ級推薦,A級證據(jù))(3)具有心腦血管病危險因素者應控制每日膳食膽固醇攝入量(Ⅱ級推薦,B級證據(jù))缺乏身體活動推薦意見:(1)個體應選擇適合自己的身體活動來降低腦血管病風險建議老年人腦卒中高危人群應進行最大運動負荷檢測后,制訂個體化運動處方進行鍛煉(Ⅰ級推薦,B級證據(jù))(2)健康成人每周應至少有3~4次每次至少持續(xù)40 min中等或以上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騎自行車或其他有氧運動等)(Ⅰ級推薦,B級證據(jù))(3)日常工作以靜坐為主的人群,建議每坐1 h進行短時(2~3 min)身體活動(Ⅰ級推薦,C級證據(jù))超重與肥胖推薦意見:(1)超重和肥胖者可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飲食習慣增加身體活動等措施減輕體重(Ⅰ級推薦,A級證據(jù))(2)超重和肥胖者應努力減輕體重,可使血壓下降(Ⅰ級推薦,A級證據(jù));也可減少腦卒中風險(Ⅰ級推薦,B級證據(jù))代謝綜合征推薦意見:代謝綜合征是腦卒中發(fā)病的危險因素(A級證據(jù));代謝綜合征患者應積極對各個獨立疾?。X卒中危險因素)進行管理與治療,包括生活方式的改變與藥物治療,以達到降低血壓調節(jié)血脂控制血糖等目的(Ⅰ級推薦,A級證據(jù))飲酒推薦意見:(1)建議飲酒者應盡可能減少酒精攝入量或戒酒(Ⅰ級推薦,A級證據(jù))男性每日飲酒的酒精含量不應超過25 g,女性不超過12.5 g(Ⅲ級推薦,B級證據(jù))(2)目前尚無充分證據(jù)表明少量飲酒可以預防腦血管??;不飲酒者不提倡用少量飲酒的方法預防心腦血管疾?。–級證據(j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推薦意見:(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是腦卒中明確的危險因素(A級證據(jù))建議普通人群(非妊娠非哺乳期)通過食用蔬菜水果豆類肉類魚類和加工過的強化谷類,合理增加葉酸維生素B6和維生素B12的攝入,可能有助于降低腦卒中的發(fā)病風險(Ⅱ級推薦,B級證據(jù))(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且既往有心血管病或糖尿病史的患者,采用葉酸聯(lián)合維生素B6維生素B12治療,可能有助于降低腦卒中風險(Ⅱ級推薦,B級證據(jù))(3)高血壓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患者,在治療高血壓的同時酌情加用葉酸可能會減少首次腦卒中風險(Ⅱ級推薦,B級證據(jù))口服避孕藥推薦意見:(1)不推薦年齡>35歲,有吸煙高血壓糖尿病偏頭痛或既往血栓栓塞病史等卒中危險因素的女性使用口服避孕藥(B級證據(jù))(2)對于那些使用口服避孕藥,并由此而導致腦卒中危險增加者,應更加積極治療已有的腦卒中危險因素(Ⅲ級推薦,C級證據(jù))絕經后激素治療推薦意見:不推薦絕經后激素替代[結合雌激素(conjugated equine estrogen)聯(lián)合或不聯(lián)合甲羥孕酮(medroxyprogesterone)]或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jié)劑(如雷洛昔芬他莫昔芬或替勃龍)治療用于腦卒中一級預防(A級證據(jù))睡眠呼吸暫停推薦意見:(1)睡眠呼吸暫停的篩查應基于詳細的病史資料,有條件時可行多導睡眠圖(polysomnography)監(jiān)測睡眠呼吸暫停(Ⅲ級推薦,C級證據(jù))(2)嚴重睡眠呼吸暫停的患者可以進行CPAP等治療,但尚無充分證據(jù)證實可降低腦卒中的發(fā)病風險(Ⅲ級推薦,C級證據(jù))高凝狀態(tài)推薦意見:(1)遺傳性和獲得性高凝狀態(tài)患者應盡可能尋找病因,并針對病因進行治療(Ⅰ級推薦,C級證據(jù))(2)通過基因篩查檢測是否存在遺傳性高凝狀態(tài)對預防首發(fā)腦卒中的有效性尚未明確(Ⅲ級推薦,C級證據(jù))(3)對無癥狀的遺傳性或獲得性高凝狀態(tài)患者,采用特定治療進行腦卒中一級預防的有效性尚未明確(Ⅲ級推薦,C級證據(jù))(4)不推薦對持續(xù)性抗磷脂抗體陽性的患者使用小劑量阿司匹林進行腦卒中一級預防(B級證據(jù))藥物濫用推薦意見:(1)對腦血管病高危人群可以考慮檢測炎性因子,如hsCRP或重組人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評估腦血管病的發(fā)生風險(Ⅲ級推薦,B級證據(jù))(2)不推薦使用抗生素治療慢性感染預防腦卒中(A級證據(jù))炎癥和感染推薦意見:(1)對腦血管病高危人群可以考慮檢測炎性因子,如hs-CRP或重組人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評估腦血管病的發(fā)生風險(Ⅲ級推薦,B級證據(jù))。(2)不推薦使用抗生素治療慢性感染預防腦卒中(A級證據(jù))。偏頭痛推薦意見:(1)對于有先兆的女性偏頭痛患者,應重視腦卒中的預防,建議吸煙者戒煙(Ⅰ級推薦,B級證據(jù))(2)發(fā)作較頻繁且有先兆的女性偏頭痛患者,應考慮停用口服避孕藥,尤其是含雌激素成分的藥物(Ⅲ級推薦,B級證據(jù))(3)通過降低偏頭痛發(fā)作頻率有可能減少腦卒中的發(fā)生風險,但應避免過度使用收縮血管的藥物(Ⅲ級推薦,C 級證據(jù))(4)不推薦對PFO的偏頭痛患者采用封堵術用于腦卒中一級預防(B級證據(jù))參考文獻 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中國腦血管病一級預防指南2019[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9,52(9):684-709.2019年10月22日
6207
0
3
高脂血癥相關科普號

廖一夫醫(yī)生的科普號
廖一夫 醫(yī)師
天門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心血管內科
25粉絲5109閱讀

劉尊敬醫(yī)生的科普號
劉尊敬 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
神經內科
4036粉絲5.4萬閱讀

馬欣醫(yī)生的科普號
馬欣 主任醫(yī)師
山東省公共衛(wèi)生臨床中心
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
76粉絲2.8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