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連鳳副主任醫(yī)師 深圳市龍華區(qū)中心醫(yī)院 臨床心理科 失眠是一種常見的睡眠障礙。它是指當事人自感睡眠不足,包括睡眠的深度不足、時間不足和體力恢復不足。在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入睡困難、易醒、早醒三種形式。有時三種形式單獨出現(xiàn),有時也會合并出現(xiàn)。失眠嚴重者往往精神萎靡,情緒低沉,精力分散,緊張急躁,記憶力減退,對自身的工作和學習相當不利。那么,患上失眠后該怎樣克服它呢?主要在于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是要查找失眠的原因所在,然后對癥治療。如果一時找不到失眠的原因,可查找一下自己的生活是否有規(guī)律。應當多一些體育鍛煉和室外活動,如在每晚睡前散散步、聽聽音樂,可使內(nèi)心寧靜,情緒穩(wěn)定。其次,要改變那些不利于睡眠的生活習慣。如“飲酒、飲咖啡、喝濃茶、晚睡等習慣,避免睡前過度興奮,還要減少內(nèi)心的憂慮和恐懼不安,做到按時作息。再次,注意睡眠環(huán)境的改善。盡量避免在吵鬧、臟亂、強光的環(huán)境中睡覺。同時,也要避免過度疲勞,及時治療身體上的種種不適。最后,要正確對待失眠。一個人的睡眠好壞,關鍵在于生活質量,而不在于睡眠時間的長短,對失眠的不良心理暗示,往往比失眠本身的危害更大。因此,不要過分地計較睡眠時間的長短,而是能睡多少就睡多少,以順其自然的態(tài)度去對待睡眠。雖然失眠原因復雜,卻不難對付。人們只要能充分的認識它,管理它,就能夠應對。這里為大家介紹“五大法寶”:一、及時合理應對失眠持續(xù)時間未超過1個月尚屬急性失眠,拖延和不當?shù)膽獙故吒訌碗s遷延,因此發(fā)現(xiàn)自己出現(xiàn)連續(xù)失眠時,就要采取積極合理的應對措施。無需著急害怕,多數(shù)情況下失眠只是身心失衡的一個警報信號,提醒我們要采取必要的行動,而其本身并不危險。二、分析相關疾病和藥物請先詢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1)已有的疾病近期是否有波動?(2)失眠前有沒有新加用的某種藥品或保健品?(3)近期有沒有新出現(xiàn)某些癥狀?神經(jīng)科癥狀如頭痛、頭暈、健忘、感覺或運動異常等;精神科癥狀如情緒低落、興趣缺失、注意力不集中、焦慮不安、緊張害怕、精神亢奮;軀體焦慮癥狀如心慌、尿頻等。(4)有沒有長期存在而被忽視的睡眠相關癥狀?如睡眠中呼吸暫停、憋醒或夢中出現(xiàn)激烈的動作等。將這些情況告知相關科室的醫(yī)生。如果仍不能確定應該就診的科室,則可以選擇神經(jīng)內(nèi)科或心理科,請醫(yī)生協(xié)助自己進行分析并處理相關病因。三、注意生活習慣不提前上床,不長時間補覺,不在日間長時間臥床,規(guī)律飲食,適度活動,不在睡前做激烈運動。四、緩和不良心理狀態(tài)即便沒有焦慮癥或抑郁癥,單純害怕睡不著或迫切要睡個好覺的心態(tài)也足以干擾睡眠。根據(jù)我國制定的失眠治療指南,1個月以上的失眠都應當輔以心理行為的干預。國際比較認可的治療方式稱為CBTI,必要時可尋求有此技能的心理醫(yī)生給予幫助。五、適當使用藥物控制癥狀現(xiàn)今有多種助眠藥物,特性和效果各異,可以在有專業(yè)的醫(yī)生指導下使用,這些醫(yī)生多在心理科或神經(jīng)內(nèi)科。使用藥物的目的是減輕失眠的不利影響,使患者較為容易地糾正失眠。同時,我們還要避開這個常見誤區(qū):既然用藥能睡著,就放任自己只依靠藥物,懶得去改善生活習慣和調整心態(tài),這種想法是不對的。一天有一半的時間是黑夜,可見睡眠的重要性,每個人都要有充足的睡眠,睡好了才能開始第二天的生活。所以如果您有失眠的癥狀,一定要及時的找準原因,然后積極的采取措施進行調整或者治療。2021年02月17日
979
0
2
-
2021年02月03日
2135
0
20
-
譚善勇副主任醫(yī)師 康正心理睡眠診療中心 譚善勇目前全國有超3億人存在睡眠障礙,失眠障礙的情況非常常見。但是,最可怕的不是失眠,而是恐懼失眠。很多人在出現(xiàn)失眠癥狀之后,對失眠產(chǎn)生了恐懼心理,結果導致失眠癥狀越來越嚴重,難以治愈。也有的人對睡眠的認識和感覺有誤差,把正常的睡眠狀態(tài)誤認為是失眠。其實這種情況叫做假性失眠,患者除了對失眠擔憂焦慮外,還夾雜對睡眠與覺醒的界限混淆不清,把入睡后覺醒前一些夢境樣心理活動自認為是未曾入睡。 南方醫(yī)科大學珠江醫(yī)院心理科譚善勇人難免有睡不好的時候,有的人對睡眠的期望過高,認為睡得好,身體就百病不侵,睡得不好,身體上易出各種毛病。這種對睡眠的過分迷信使有的人對這種暫時性的睡不好及其對身體的影響過于擔心,增加了睡眠的壓力,一想到睡覺,就會條件反射地恐懼,老想著一定要睡好,反而使人更難入睡。這樣就會形成害怕失眠--致力于睡眠--失眠--更害怕失眠的惡性循環(huán)。長此以往,很可能演變成慢性失眠。據(jù)權威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日常生活中至少有40%~50%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睡眠問題。尤其是現(xiàn)代人的睡眠“質”和“量”都在嚴重地下降,很多人甚至患上失眠癥,嚴重影響生活、學習和工作。所謂失眠恐懼癥是對某種物體或某種環(huán)境的一種無理性的、不適當?shù)目謶指?。一旦面對這種物體或環(huán)境時,恐懼癥患者就會產(chǎn)生一種極端的恐怖感,以致會千方百計地回避這種環(huán)境,因為他害怕自己無法逃脫。失眠恐懼癥的病因不是單一性的。一般認為有生物學上的因素,即遺傳性的性格脆弱,天生緊張而顯神經(jīng)質,這類人最易產(chǎn)生恐懼感。另一因素是無能解決自身承受的精神壓力。這樣的患者對某些特定的對象產(chǎn)生強烈和不必要的恐懼,伴有回避行為。病人知道這種害怕是過分、不應該、不合理的,但這種認識仍不能防止恐懼發(fā)作??謶值膶ο罂赡苁菃我坏幕蚨喾N的,如動物、廣場、閉室、登高或社交活動等。患者明知其反應不合理,卻難以控制而反復出現(xiàn)。青年期與老年期發(fā)病者居多,女性更為多見。而且,還有部分患者出現(xiàn)了恐懼失眠的情況:因為偶爾的失眠,導致內(nèi)心緊張,甚至恐懼夜晚的來臨。那么,對于這種恐懼失眠的情況應該怎么辦呢?睡眠醫(yī)學專家譚善勇主任建議,如果出現(xiàn)這種情況,應該盡量保持心理放松,不要過于在意睡眠情況。只要心理徹底放松之后,就會獲得一個良好的睡眠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出現(xiàn)恐懼失眠的情況時,往往會采取一些不當?shù)拇胧﹣砀纳扑?,比如濫用藥物或者喝酒助眠等。其實,這些做法是錯誤的,不但不能夠徹底擺脫失眠,反而可能加重失眠癥狀??謶质甙Y是一種典型的心因性精神障礙,常由于錯誤的認知而造成對特殊的環(huán)境、人或事有異常的恐懼反應。而作為最安全有效的恐懼癥治療方法,當然要數(shù)心理治療中常用的認知療法。認知療法的主旨是通過解釋、疏導,使患者能對為之恐懼的事物重新建立認識,了解自身恐懼產(chǎn)生的根源。同時使患者正確對待什么叫害怕,也就是恐懼本身,明白其自我意識中的恐懼并不能對其自身造成實質性傷害,真正起影響作用的是恐懼性心理造成的應激性的恐懼反應,表現(xiàn)為緊張、無法自我控制、入睡困難等表征,從而影響自身的身心健康。只要能正視這種恐懼感,學會自我控制、調節(jié)自己的害怕情緒,恐懼反應也就會隨著適應而最終消失。下面介紹些自我調節(jié)克服失眠的方法:一、心理疏導調節(jié)法(1)放松情緒法:失眠固然不好,但失眠本身的危害遠不如對失眠恐懼與憂慮所造成的危害大。對失眠的恐懼與憂慮,會產(chǎn)生惡性循環(huán)的精神交互作用,即失眠—恐懼—緊張—失眠—加重—恐懼加重—緊張加重—失眠更重……因此患了失眠癥后,放松情緒,冷靜地接受現(xiàn)實至關重要,同時要認識到失眠時,只要能做到心身放松,即便是整夜不眠,也無大礙,高僧經(jīng)常靜坐(臥)不眠卻能長壽就是證明(2)松笑導眠法:平臥靜心,面帶微笑,行六次深而慢的呼吸后,轉為自然呼吸,每當吸氣時,依次意守(注意力集中)頭頂——前額——眼皮——嘴唇——頸部——兩肩——胸背——腰腹——臀和雙腿——雙膝和小腿——雙腳,并于每一呼氣時,默念“松”且體會意守部位散松的感覺,待全身放松后,就會自然入睡,必要時可重復2~3次。(3)逆向導眠法:對思維雜亂無法入靜的失眠者,可采取逆向導眠法。就寢后,不是去準備入睡,而是舒坦地躺著,想一些曾經(jīng)歷過的愉快事件,并沉浸在幸福情景之中。若是因雜念難以入眠時,不但不去控制雜念,反而接著“雜念”去續(xù)編故事,而故事情節(jié)應使自己感到身心愉快,故事的篇幅編得越長越久遠越好。這些有意的回想與“編故事”既可消除患者對“失眠”的恐懼,也可因大腦皮層正常的興奮疲勞而轉入保護性抑制狀態(tài),促進自然入眠。(4)心理暗示法:接受失眠,把它看成是正常的減輕你的焦慮,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去生活,每個人都是存在一定的或多或少的個體差異的,不要總以別人的生活標準、睡眠標準來左右自己,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負擔。在睡不著時可以告訴自己,恐懼對精神的損失遠大于失眠,可以轉移注意力把來做些別的。(5)冥想法:冥想法可以幫助人們完全放松心情。很簡單,放松坐定,放松全身每一塊肌肉,摒棄雜念,把全部精力集中在身體的某一個點上,堅持15分鐘以上可以很好的放松心情。當然不是第一次就能工作的很好,多幾次鍛煉便可以做好。二、生理身體調節(jié)法:首先睡前半小時到1小時之間,不宜思考問題或看書,看過于緊張的電視,避免服用興奮飲料(如咖啡,濃茶等),不吸煙,等,應作適當?shù)捏w力活動(如散步),做體操等適當放松,避免緊張的腦力活動。也可以吃一些食物來預防失眠如:酸奶、牛奶、水果(蘋果、香蕉、梨等)小米粥、酸棗仁粥、蓮子粉粥等。其次每天早上起床一杯白水(不要喝冷的)中午保持至少半小時的慢跑等有氧運動,并且白天一定不能睡覺!每晚睡前堅持用熱水泡泡腳。睡眠姿勢選擇一種能放松全身的,并嘗試換個枕頭來輔助睡眠。例如:上軟下硬兩個枕頭:枕頭適于用兩個,每對高度不超過8厘米,且以上軟下硬為宜。上邊的軟枕便于調整位置,以達睡眠舒適。下邊的硬枕主要用于支撐高度。使用這樣的枕頭,睡眠舒適,解除疲勞快。 以及眾所周知的茶枕確有放松輔助你睡眠的效果。緊松搖頭法:仰臥床上后,先行雙上肢收縮用勁,持續(xù)10秒后放松,并體會放松感覺,重復3次后,同法依次做下肢、頭、面部和全身的緊張后放松訓練。待徹底放松后,微閉雙眼,將頭部以正位向左右搖擺,擺身為5~10擺速為1~2秒一次,一邊擺一邊體會整個身體越來越松散深沉,搖擺的幅度和速度也漸小,這樣的自我搖擺仿佛嬰兒睡在晃動的搖籃中,睡意很快就會來臨。瑜珈 :建議你可以去做做瑜珈。白天練過瑜珈后晚上經(jīng)常很困,很早就睡了。而且瑜珈最后一步都有個瑜珈冥想功,很有助于睡眠。小偏方:鮮果皮能使你安眠:將鮮桔皮或梨皮、香蕉皮50-100克(姜絲100克也可),放入一個不封口的小袋內(nèi)。晚上睡前把它放在枕邊。上床睡覺時,便聞到一股果皮散發(fā)的芳香,使你安然入睡。三、食物療法:(1)核大棗治失眠:紅果核洗凈晾干,搗成碎未(可求助中藥店)。每劑40克,加撕碎的大棗7個,放少許白糖,加水400克,用砂鍋溫火煎20分鐘,倒出的湯汁可分3份服用。每晚睡覺前半小時溫服,效果好,無副作用。(2)吃大蒜可治失眠:每天晚飯后或臨睡前,吃兩瓣大蒜,我歷來不習慣吃蒜,因此是把蒜切成小碎塊用水沖服的。(3)日常食品:香蕉: 除了能平穩(wěn)血清素和褪黑素外,它還含有可具有讓肌肉松弛效果的鎂元素。桂圓:如何能治失眠癥?桂圓具有補益心脾、養(yǎng)血安神、助眠之功效。蓮子:有養(yǎng)心安神的作用,心煩夢多而失眠者,則可用蓮子心加鹽少許,水煎,每晚睡前服。核桃:每日早晚各吃些核桃仁,有利睡眠。菊花茶: 具有適度的鎮(zhèn)靜效果,對無法放松的神經(jīng)或身體來說,它是完美的天然對抗手段。食醋:如何能治失眠癥?勞累難眠時,可取食醋1湯匙,放入溫開水內(nèi)慢服。飲用時靜心閉目,片刻即可安然入睡。牛奶:睡前喝一杯牛奶,其中的色氨酸量足以起到安眠作用。飲用牛奶的溫飽感也增加了催眠效果。全麥面包: 在飲茶和喝蜂蜜水時吃上一塊全麥面包將有助于促進胰島素的分泌,胰島素在大腦中轉變成血清素,有助于色胺酸對大腦產(chǎn)生影響,促進睡眠。(4)膳食小配方: 酸棗仁粥【原料】酸棗仁末15克 粳米100克 【制作】先以粳米煮粥,臨熟,下酸棗仁末再煮。 【用法】空腹食用。 【功效】寧心安神。適用于心悸、失眠、多夢、心煩秫 米 粥 秫 米 粥 【原料】秫米30克 制半夏10克 【制作】先煎半夏去渣,入米煮作粥?!居梅ā靠崭故秤?。【功效】和胃安眠。適用于食滯不化、胃中不適而引起失眠者。 小 米 粥 【原料】小米50克 雞蛋1個【制作】先以小米煮粥,取汁,再打入雞蛋,稍煮。 【用法】臨睡前以熱水泡腳,并飲此粥,然后入睡。 【功效】養(yǎng)心安神。用于心血不足、煩躁失眠。 小米棗仁粥 【原料】小米100克 棗仁末15克 蜂蜜30克【制作】小米煮粥,候熟,入棗仁末,攪勻。 【用法】食用時,加蜂蜜,日服2次。 【功效】補脾潤燥,寧心安神。治納食不香、夜寐不寧、大便干燥八 寶 粥 八 寶 粥【原料】芡實 薏仁米 白扁豆 蓮肉 山藥 紅棗桂圓 百合各6克 大米150克 【制作】先將各藥煎煮40分鐘,再加入大米繼續(xù)煮爛成粥?!居梅ā糠诸D調糖食用,連吃數(shù)日。【功效】健脾胃,補氣益腎,養(yǎng)血安神。適用于失眠以及體虛乏力虛腫、泄瀉、口渴、咳嗽少痰等??嫡睦硭咴\療中心為您的心理睡眠健康問題保駕護航!具體地址:廣州市天河區(qū)珠江東路28號越秀金融大廈4樓預約電話:020-892843932021年01月25日
4718
0
6
-
2021年01月21日
6066
5
13
-
鞠建慶副主任醫(yī)師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 心血管科 失眠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失眠是最常見的睡眠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入睡困難,睡眠維持障礙(整夜覺醒次數(shù)≥2次)、早醒或醒后無恢復感,同時伴有因失眠造成的日間功能障礙等。普通人群的失眠患病率約30%,在心血管病患者中,失眠的比例更高。長期慢性失眠除了會使患者產(chǎn)生焦慮、抑郁、疲乏等不適外,還影響心血管相關疾病的治療及預后,導致疾病加重或治療效果不佳。下面給大家講解一下失眠是怎樣影響心血管疾病的。⑴ 失眠與高血壓失眠可使交感神經(jīng)興奮性增高,兒茶酚胺類物質釋放增加,導致心率增快,周圍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多項研究證實,失眠會顯著增加高血壓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睡眠時間短于5小時的人群高血壓發(fā)生率是睡眠正常人群的2.1倍;夜間睡眠較差者發(fā)生非杓型高血壓的幾率為夜間睡眠良好者的2.95倍;失眠可導致夜間血壓異常波動,而夜間血壓異常會使病死率提高1.67倍。嚴重失眠會使高血壓患者血壓持續(xù)升高、不易控制,當失眠癥狀改善后血壓亦隨之穩(wěn)定。⑵ 失眠與冠心病失眠導致交感神經(jīng)亢進、下丘腦一垂體一腎上腺素軸紊亂及炎癥因子分泌增多,使冠心病患者的血壓、心率、血小板聚集和血液黏稠度增加,心室顫動閾值降低及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穩(wěn)定性降低,進而引發(fā)心腦血管事件。另外,交感神經(jīng)活動一過性增高也是猝死的誘發(fā)因素。⑶ 失眠與心衰失眠導致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興奮性增高,外周血管收縮,回心血量增加,導致心臟前負荷增加,心衰癥狀加重。失眠還可導致機體恢復不佳,機體抵抗力下降,易使心衰患者發(fā)生肺部感染,而肺部感染是心衰加重的最常見誘因之一。⑷ 失眠、心理問題與心血管疾病失眠可增加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的發(fā)病風險,而焦慮、抑郁又可引起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系統(tǒng)血管阻力增加、兒茶酚胺釋放和冠狀動脈血管舒縮反應,從而加重心血管疾病。有研究顯示,睡眠在心血管疾病合并焦慮患者中起到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當失眠得到控制后,心血管疾病合并焦慮的發(fā)病率可減少三分之一。⑸ 失眠與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OSAS)表現(xiàn)為睡眠過程中上氣道完全或部分阻塞,導致呼吸暫停和低通氣,從而出現(xiàn)慢性缺氧、反復微覺醒和睡眠異常。失眠與OSAS常合并存在,三分之一的失眠患者睡眠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存在OSAS,而OSAS患者約有一半合并失眠。OSAS和失眠均與心血管疾病有密切聯(lián)系,影響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兩者共病極大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可見,失眠與高血壓、冠心病、心衰、焦慮抑郁、OSAS等心血管相關疾病均有密切的關系,是導致疾病癥狀加重和治療效果不佳的重要因素。心血管疾病患友應該重視自己的睡眠狀況,如果出現(xiàn)失眠癥狀應積極治療,當然也不必過度擔憂,配合藥物治療和自我調節(jié),大部分失眠都能夠得到有效的改善。摘自: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全科醫(yī)師分會雙心學組,心血管疾病合并失眠診療中國專家共識組.心血管疾病合并失眠診療中國專家共識[J]. 中華內(nèi)科雜志, 2017, (4): 310-315.2021年01月10日
2269
0
4
-
陳小芳主治醫(yī)師 平江縣第四人民醫(yī)院 精神科 今天和大家講述睡眠的問題,什么是失眠呢?失眠也就是睡眠障礙,是患者對睡眠時間和睡眠質量不滿足,第影響日間社會功能的一種主觀體驗。第一,入睡困難,上床后胡思亂想,心慌意亂,翻來覆去睡不著,超過30分鐘以上,有的甚至幾個小時才能入睡,睡眠維持困難。第二,夜里醒來兩次或者是兩次以上,甚至頻繁醒來,有的被驚醒后還有心慌、胸悶、出汗等等,不是醒來之后呢,很難再入睡。第三,早醒,入睡還是比較快的,但是呢,早上醒的很早,比正常起床時間早醒30分鐘以上,有些人呢,甚至到凌晨一點就睡不著了,醒了之后呢,再也無法入睡,睡眠時間不足六個小時。第四,睡眠質量明顯下降,醒來呢,仍然感到困倦,感覺沒有精力啊。 嗯,覺得疲勞乏力等等,這些呢,都是失眠的表現(xiàn)。2021年01月05日
917
0
2
-
2021年01月04日
1489
1
2
-
張永華主任醫(yī)師 杭州市中醫(yī)院 中醫(yī)內(nèi)科 一、什么樣的情況才能算失眠癥? 1、存在入睡困難(入睡時間超過30分鐘)、睡眠維持困難(夜間覺醒次數(shù)≥2次)或早醒?;蛩哔|量下降,睡眠淺、 多夢。總睡眠時間縮短,通常少于6小時; 2、失眠的情況每周至少3次,持續(xù)至少1個月; 3、日夜專注于失眠,過分擔心失眠的后果;睡眠不滿意引起了明顯的苦惱或影響了社會和職業(yè)功能; 4、日間殘留效應:如次晨感到頭昏、 精神不振、嗜睡、 乏力等。 上述中第4條最重要。如果自覺晚上沒有睡好,但是第二天精力充沛,就不能算失眠。 二、失眠癥是不是一種疾???應該找哪個科診治? 偶然失眠(一個月內(nèi)有幾天輕度失眠)不是病,如果失眠比較嚴重、經(jīng)常發(fā)生并符合上面的診斷標準就是一種獨立的疾病。偶然失眠可以找社區(qū)醫(yī)生、全科醫(yī)生、內(nèi)科醫(yī)生、神經(jīng)科等醫(yī)生診治。如果失眠時間超過3個月,提示是慢性失眠,應該到睡眠醫(yī)學中心、或者找有睡眠醫(yī)學知識的精神科、神經(jīng)科、中醫(yī)科醫(yī)生診治。失眠看似簡單,實際情況很復雜,常常合并其他睡眠障礙如睡眠呼吸暫停、異態(tài)睡眠以及焦慮、抑郁等精神心理問題。因為我國睡眠醫(yī)學發(fā)展剛剛起步,富于經(jīng)驗的??漆t(yī)生還較缺乏,所以慢性失眠癥的有效治療率只有20%左右。 三、失眠有哪些危害? 1、經(jīng)常失眠會影響人的精力、注意力和情緒,對開車等作業(yè)帶來危險。 2、長期的嚴重失眠,將給人帶來無法表述的痛苦,影響生活、工作、學習和人際交往,影響家庭和睦和幸福。 3、良好的睡眠是最好的免疫調節(jié)劑。長期失眠很容易摧垮機體免疫力、降低身體素質,加速衰老。 4、誘發(fā)或加重皮膚病,如脫發(fā)、白癜風、神經(jīng)性皮炎;心血管病,如高血壓、冠心?。幌兰膊?,如功能性胃腸病、消化性潰瘍、反流性食管炎;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如神經(jīng)性頭痛、耳鳴;惡性腫瘤;骨科疾?。喝缪怠㈩i椎病等。 5、長期失眠會導致或加重焦慮、抑郁、情緒障礙、性功能障礙等精神心理疾病。當然,很多精神、心理疾病最常見的癥狀是失眠。 四、失眠產(chǎn)生的原因有哪些? 1、生物學因素:遺傳、大腦功能紊亂(包括睡眠調節(jié)中樞、大腦神經(jīng)遞質等功能紊亂)。 2、心理因素:和情緒、個性有關。個性上表現(xiàn)為多慮敏感,追求完美,過于認真、仔細、好強、勞心。 3、社會學因素:外界環(huán)境、文化觀念、學習、工作、生活壓力、不良生活習慣。 也有專家把失眠的原因分為易感因素(遺傳、個性)、誘發(fā)因素(生活事件和壓力)、維持因素(不良生活習慣)??傊咭詢?nèi)因(遺傳、大腦神經(jīng)遞質、個性)為基礎,外因(壓力、不良生活事件、過度疲勞)為條件。 五、失眠有哪些治療方法? 慢性失眠的治療有時很復雜,因人而異??傮w來說有心理治療、物理治療、西藥治療、中醫(yī)治療。 六、失眠的心理治療方法有哪些? 失眠的心理治療主要有睡眠刺激控制、睡眠限制、放松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心理治療需要較長時間才可能有效,并且因人而異,有些人效果明顯,有些效果較差。心理治療不可能1-2次就能解決,一般需要8周以上。 心理治療主要有以下幾種。 1、睡眠刺激控制:就是要求我們在床上就做床上的事,不要做和睡覺、夫妻生活無關 的事,如在床上看電視、玩手機、看書;如果半夜醒來睡不著超過15-30分鐘就要起床,做點其他事情等有睡意后再到床上睡覺。睡眠刺激控制的目的是建立上床后就要睡覺的條件反射。 2、睡眠限制:要限制睡眠時間,失眠的人臥床時間一般不能夠超過8小時,絕對不能超過9小時。不能過早睡覺,也不能懶床。限制臥床總睡眠時間,晚上沒有睡好,早上也要按時起床。中午疲勞可以躺在沙發(fā)上小睡,睡眠時間不能超過半小時。 3、放松治療:容易緊張、焦慮的人臥床前或臥床時,做一些放松訓練,如意念放松療法等訓練。放松訓練開始容易走神,必須要堅持訓練一段時間。 4、認知治療:很多失眠病人,他們過于關注睡眠、懼怕失眠,這常常會加重失眠,引起惡性循環(huán)。事實上很多病人睡眠不是他想象得那么差,改變他們對失眠的過度關注,有利于睡眠。 七、失眠除心理治療外還有哪些非藥物手段? 除心理治療外,以下幾點也要關注: 1、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對睡眠也有幫助。平時不要喝咖啡、茶、尤其下午三點起絕對不要喝刺激、興奮性飲料,也不要喝酒;睡前二小時不能大吃大喝,不能進行激烈的體育鍛煉或娛樂活動。 2、良好個性和心態(tài)的調整對失眠的治療非常重要,失眠和個性關系非常密切,所謂個性決定命運就是因為個性決定心態(tài)、決定睡眠、甚至決定健康。個性是很難改變,但只要你肯努力,花數(shù)年時間是可以改變的。淡定、寬容、糊涂、舍得、別過分勞心(我們關注的70%的事情是可以忽略的)。 3、放松鍛煉, 失眠可以通過太極拳、瑜伽、放松訓練、催眠治療、慢跑散步(慢跑時一定要注意調整呼吸)等。但這些活動要在睡前2小時結束。鍛煉身體也不宜過度,更不要勉強。 八、治療失眠的西藥有幾類? 治療失眠的西藥有很多種類,常用的有鎮(zhèn)靜催眠藥(平時俗稱的安眠藥)、抗焦慮抗抑郁藥眠藥)、抗焦慮抗抑郁藥等。2021年01月02日
2442
0
3
-
2020年12月23日
1832
0
0
-
2020年12月09日
776
0
1
失眠相關科普號

王志青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志青 主任醫(yī)師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
心理科(睡眠醫(yī)學中心)
7844粉絲2.8萬閱讀

吳高松醫(yī)生的科普號
吳高松 主任醫(yī)師
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
甲狀腺乳腺外科
2.4萬粉絲459.4萬閱讀

朱陵群醫(yī)生的科普號
朱陵群 主任醫(yī)師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
神經(jīng)內(nèi)科
2296粉絲2.8萬閱讀